第(1/3)页
徐光启眉头皱了起来,来了个灵魂三连问。
皇帝说的三点反驳意见,除了第一点外,后面两点他都没有听说过。
一是他师从利玛窦,利玛窦自万历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五八二年到濠镜(澳门)后,先后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活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定居北京。
徐光启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因为要去南京办事儿,在那里见到了利玛窦,开始跟随利玛窦学习,而利玛窦在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去世。
自踏入大明国土的那一年开始一直到死都没有再回去,不知道约翰尼斯·开普勒发表的几本书也是正常的。
更不大可能知道万历三十七年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的事情。
再者就是哥白尼了,或许他知道,但崇祯说的这两本书因为与当时教会是相违背的,不大可能会大面积传播。
且利玛窦主要是传授数学和几何等,本身又是基督教徒,即便是知道这两本书,也不可能会学习,所以徐光启或许听过但应该没有见过这两本书。
“陛下,若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那么臣编写的《崇祯新历》上的内容不就是错的了吗?如此再开课授课不就是错误的理论吗?”
“也不能算是错误的理论,你在书中的论述体系是地球上宇宙中心,太阳和恒星均是绕地球旋转的,五大行星是绕太阳旋转的,前者错了后者对了,
只能说是介于哥白尼日心体系和托勒密地心体系之间的折衷学说,比传统的第谷体系要前进了一大步。
或者说日心说也不一定是对的,需要你在教授中慢慢的发现。”
崇祯说到这里后,话锋一转:“你在崇祯历法中叙述到球面三角、平面三角、西洋筹算、比例规等西方数学的著作,这是天文用表推算和编制的基础,这还是可以直接讲授嘛。”
“臣明白了,臣回去后将《崇祯历法》拆分一下,一边先讲数学和几何部分,一边再研究陛下所提的日心说的几本书籍,等臣研究院了再向陛下禀报。”
“如此甚好!”
崇祯点点头,继续道:“为了更好的研究天文历法,朕决意成立一个历局,由你担任主官,李天经、汤若望、罗雅谷、龙华民等精通西学之人也一并调入历局之中。
你们的任务有四点,一是完善《崇祯历法》,二是研究日心说,三是负责传授天文历法等,四是设计天文仪器等。
办公地点就选择宣武门内首善书院内吧,或者你们想另选址也可以,找工部修建。
其他研究人员,在不影响其原部院工作的情况下也可调入,此事负责,拟完名单呈送东暖阁,朕会知会吏部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