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看一步3-《不如当身自簪缨》


    第(2/3)页

    通报者的声音略显慌张,堂内众人在反应过来他说了什么以后,神色也变了。唯有苏令瑜心中一震,而后激起十尺高的兴奋,倏然扭头去看黑洞洞的门口。

    衙役过后,一袭飘逸的僧袍衣袂翻卷,跨入门内。来者正是慧清,他左手捧稳金卷密旨,目光四下一扫,便道:“交城官众接旨。”

    堂内的气氛瞬间微妙而紧张了起来,押着苏令瑜的衙役纷纷松开了手,苏令瑜沉默着起身转向门口,恭候旨意。

    慧清平静到近乎冷漠的目光,点了苏令瑜一下,基本就确认了她的身份。他没说太多,只将金卷展开,宣读旨意。

    “天后懿旨,迁并州刺史府录事参军为黜陟使,直奉圣命,不受地方调派,即日起监察协理交城失马重案,官众倾力配合,则有罪不咎,阻挠抗逆视为欺君罔上,一律从重惩处。”

    旨意读罢,堂中人人惊异。所谓“黜陟使”,乃贞观年间先帝初设,封朝中心腹大员巡察各地,自先帝崩逝以来,此职已多年不曾复用,如今再封,竟是封了这么个八品小官?实在叫人难以置信。

    可宣旨人的身份,却又叫他们不得不信了。

    慧清雪白衮金边的僧衣上隐约以银线暗绣白鹤,但凡是对朝野传闻熟知一些,不必亲眼见过,也猜得到这是白鹤寺的高僧。除了白鹤寺,天下有哪一间寺庙会违背佛理给和尚穿如此圣贵的僧衣,又有哪间寺庙的和尚能奉旨为使?

    而白鹤寺僧人的出现,本身就代表着天后对此事的看重。

    苏令瑜站在堂中,神色不变,长揖接旨。

    完了。张天忠如遭雷击。完了!

    接下来的事,却也由不得他了。苏令瑜当夜脱去罪身,下令封锁交城,将凶徒画具肖像悬赏张贴,严查此人行踪。与此同时,交城马场掀起了更大的浪头,苏令瑜将处理军马草料的人全数拿下,亲自逐一提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