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人曾言,他曾看到过大禹。 当时正值治水最为关键的时候。 大禹偶尔路过家中,此时的他,浑身湿透,蓑衣滴水,然而他却不曾返回家中,而是静静站在屋外,听着一会,便转身奔赴前线了。 有人问他,方才为何不进。 他却仅仅只是说了一句:“倘若我进去,寒气入室,恐惊了孩儿。” 然而他却不说自己为了见妻子一面,已然雨中跋涉数十年。 第二次途经故里,恰逢严冬腊月。 透过篱笆,他看见妻子正教稚子认字。 孩童咿呀学语,念的正是‘禹’字。 他驻足良久,直到雪花落满肩头。 当随从提醒时,才发现手中的干粮早已冻成冰坨。 第三次遥望家宅,已是柳絮纷飞的暮春。 院中孩童已能诵读文章,却不认得风尘仆仆的父亲。 只是望了一眼大禹,便担惊受怕的跑了回去。 有人问大禹,可曾后悔? 这位劈山断岳,终日与洪水交流的汉子望着万家灯火,轻声道:“吾之小舍,不过方寸之地。天下苍生,才是千秋之功。这不仅是吾父之愿,更是吾之愿!” 这份舍小家为大家的胸襟,比任何神通法宝更令人敬畏。 只是当大禹妻子听到这话时,不由的叹了口气。 望着一旁熟睡的孩子时,心中忍不住的嘀咕了一句。 “夫君也真是的,怎么啥都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孩子是我自个单独生的呢!还三过家门而不顾,不就是怕我榨干你嘛!” 但她也不得不承认。 自家夫君的伟大! 又过了数个元会,随着大禹带领的众人最后一道水脉开辟成功。 那肆虐无比的洪水,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狂暴与凶残。 而是变得平静无比。 与正常的水脉,并无一二。 而不仅仅如此,随着大禹用手中四棍彻底将这些洪水之中蕴含着的混沌之气打散。 这些混沌之气也渐渐褪去暴戾,化作缕缕清灵之气,在天地间流转不息。 如同甘霖般洒向饱受洪水摧残的大地。 荒芜的土壤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灵气,转眼间便焕发出惊人的生机。 一根根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