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南祝仁已经两天一夜没睡觉了。 【我穿越了!】 似是而非的环境和似是而非的身体,让南祝仁产生了这个念头。 但这个念头让身为心理咨询师、对专业极其敏感的他,感到非常地恐惧: 【——我不是疯了吧?竟然真觉得自己穿越了?】 【但如果不是这样,脑子里的记忆又是怎么回事?】 【而且,为什么从这具身体醒过来之后,我就一直被同一个梦境困扰?】 【我到底是真的穿越了,还是……我疯了?记忆错乱了?】 这些念头在南祝仁的脑海中不断碰撞、摩擦、碰撞、纷扰。 南祝仁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面对自己正在经历的这些异常,他第一时间去往医院神经科和体检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在排除掉身体的器质性病变之后,南祝仁紧接着又果断掏出一套当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然后毫不犹豫开始地做题。 他需要以一个量化的分数来评估自己现在的状况。 但是当南祝仁认认真真花了40分钟把SCL-90量表做完之后,他又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他对这个量表实在是太熟悉了,所以他下意识地开始控分了。 SCL-90共有9个条目。当南祝仁第一次怀疑自己有病的时候,他的【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四个条目的分数高到离谱。 但是当南祝仁觉得情况不对,静下心来再做一次的时候,【抑郁】、【焦虑】分数下来了,【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的分数又上来了。 量表做了好多次,一次一个样。 南祝仁随后又用了《自测健康评定级表(SRHMS)》、《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SCAN)》、《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等等给自己测试。 毫不意外地,均出现了和SCL-90一样的问题。 南祝仁因此发现用量表自测不行,他需要换个方向检查自己的情况。 “我需要让自己身处没法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极端情况,让自己没有办法理智思考。” 南祝仁低声呢喃着,看着眼前的洗漱镜:“然后,再用另外的方式进行更有效率的自测。” 镜子里的他,有着浓重的黑眼圈。 镜子外的他,浑身散发着浓重的咖啡味。 他熬夜了,而且整整熬了两天一夜。 三十六个小时。 到现在甚至可能有三十七小时了。 此刻南祝仁的大脑混沌不堪,没法进行正常的遣词造句,思维稍微一转就会跳跃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这种情况他再没法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问题,不会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干扰到正常的测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