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眼前的大寸头学生身材虽然比重晖小了一圈,但也是极其高大,保守估计也有一米八五。 反正比南祝仁高壮。 他身材也很结实,只不过可能是由于年龄的限制没有挂太多肌肉,只显出一身属于比较圆润、没什么线条的脂包肌。 “老师好。”大寸头个子很高,却也很拘谨。 “你好,快坐吧。”南祝仁笑着安抚。 在打量学生外貌特征的时候,南祝仁也在下意识地收集大寸头学生浑身在自然状态下,散发出来的情绪信息。 【弓腰、驼背。】 【没有眼神交互,目光一触即走。】 【双臂无意识摇摆,步伐没有控制。】 【习惯性地锁眉……】 每一个南祝仁深入接触的人,南祝仁都会在心里给对方留下相应的模板。 而眼前的大寸头学生,一下子就让南祝仁想起了不久前接触过的李铭辰。 ——那种在【神经性厌食症】折磨下,而浑身有气无力的行为举止;以及在【焦虑症】影响下,时刻显得紧张而无措的表情。 一下子就仿佛两个影子重合一样,在南祝仁的眼前融为一体。 【不,眼前的学生相较之下程度还比较轻。身上没有长时间厌食留下的浮肿,紧张也可能只是面对身为老师的我而已……】 【不过,他身上还有别的东西。】 南祝仁定睛细看。 【低落的情绪……抑郁心境吗?】 【和以前的人进行类比的话,程度上肯定比李明路轻……大概和张露差不多?】 南祝仁心中有猜测,但是按下不表。 毕竟通过“观察”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会受到很多意外因素干扰的。 举个例子:一个刚刚经历了车祸现场被救出来的幸存者,对周围的紧张和防备绝对超过一般的【焦虑症】。但实际上对方却只是处在【应激反应】中而已,连【创伤后应激障碍】都远算不上。 观察只能够获得“感觉”。想要深入了解,还需要进行摄入式会谈、乃至于心理诊断,来获取详细的信息。 好在,眼下南祝仁他们实施的【情绪诱导】信息收集,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简单的心理诊断。 心下打定主意。 “接下来请你戴上耳机,同时注意电脑屏幕的中央……”南祝仁开始说指导语。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任何的不适感,觉得不舒服,随时可以喊停。” 大寸头学生全神贯注地听着,远比今天南祝仁今天遇到的所有学生都要认真。 “好,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 南祝仁开始放映情绪诱导图片。 他盯着大寸头学生,也比今天观察其他学生的时候更加认真。 …… ——篮球场上,班级校园篮球赛获得了冠军,全员互相欢呼击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