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来访者的眉头微微皱起。 “我在医院里面……嗯,医院。” 来访者特意强调了一下环境。联想到来访者的职业是护士,这个梦境场景似乎很合理。 但南祝仁多问了一句:“是你平时工作的医院吗?” 就看到来访者顿了顿:“不……不是我工作的医院。” 南祝仁又问道:“那你认识这个医院、或者说你见过这个医院吗?” 来访者迟疑了一下,答道:“没见过……但我知道这里是医院。” 这个回答就很有意思了。 南祝仁试探道:“你能往四周看看,试着描述这个‘医院’的样子吗?” 来访者沉默了一下,像是在尝试南祝仁的指示。 一个呼吸之后,才慢慢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动眼睛和头……不,或者说我动不了,我就只能看到面前的这一部分……” 理解,毕竟在来访者现在的体验中,她是在“看电影”,而不是在玩第一人称游戏,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四处看看”的动作。 当然,有些人的梦境中,也会出现这种弱控制感。这种情况下做梦者只能够被动地接收梦境里面的信息,而无法控制梦中“我”的行为。 就是不太确定眼下的来访者是哪一种情况。 亦或者是两种情况都有的混合态。毕竟【精神分析】涉及到的潜意识的东西,本身就很复杂。 南祝仁又道:“那你能够形容一下你在这个‘医院’里面感受到的情绪吗?” 听到这个问题,来访者沉默了片刻,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也是正常的,虽然来访者在催眠状态下容易遵从指令,但这并不意味着来访者变成了一台有问必答的机器。其表述还是会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的。 对自身情绪感受较弱、亦或者言语比较匮乏的来访者,还是不太能精准地表述出自己【焦虑】、【愤怒】、【悲伤】一类的当下体验的。 南祝仁想了想,给出一个比较笼统的形容:“有大致的感受吗?是好的情绪,还是不好的情绪?” “……是,不好的吧。比较平,但是偏向不好的情绪。” OK,基础信息收集完毕。 继续往下捋。 南祝仁道:“好,那接下来我们继续播放这个‘电影’,告诉我你看到的所有东西,可以吗?” 在这一环节,南祝仁就要暂时弱化自己的存在,让来访者把自己的梦境叙述完毕。 来访者在这个过程中选择性叙述的内容是重点,来访者的表情、表达方式也是重点。 等她叙述完毕之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南祝仁再回放“电影”,丰富咨询需要的细节。 …… 南祝仁重新翻开文件夹,取出笔和咨询记录单,用来记录之后听到的和梦境有关的细节。 就看到来访者的呼吸愈发平稳下来。 “我在的地方,很像是……医院的急诊室。” “这里有一条很长的过道,过道的两边有很多的病房。” “不过,这里的光线很暗,应该是晚上……” 来访者缓缓皱起眉头:“然后,我今晚的任务是查房。我大概能够听到,病房里面有很低的哭声和呻吟声传过来……” 呃……这种形容,似乎还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像是恐怖片的开头。 “我今晚的任务是……查房,我要去查一个小女孩的病房。” “但是,我找不到她的病历了,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我必须要找到。我就在这个过道里面开始逛,希望能够在哪个地方找到那个女孩的病历。” 这种形容更像是恐怖探索类的游戏了。 “然后,走着走着,我到了洗手间的边上。”说到这里的时候,来访者抬了抬下巴,给喉咙预留出空间用力吞咽了一下。 “里面的水管好像坏了,漏出很多,呃,暗色的、流动的水……这些水,铺满了走廊,我没法绕过去。” “这些水……范围也很大,我也跳不过去。” “有这些水,我没法到后面去。” 来访者的手缓缓用力,左手开始摩挲起沙发的布料,右手则伸向自己之前刀伤的地方。 “我……在原地观察了好一会,因为我想要越过这滩水,我必须过去,因为我好像知道,我要找的病历……还有那个女孩的病房,都在过道的另外一边。” “但是,我找不到办法。” “然后,过道两边病房里面传出来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了……我觉得,我在里面听到了那个小女孩的哭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