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尽量憋着气,想别的事,但越不想,它好像越清楚……”陈队员的语气有些沮丧。 石倩浅动笔:【应对策略为认知回避与生理抑制(憋气),自评效果不佳。】 “我明白了,那种感觉确实很难受,像被缠住了一样。”重晖继续【共情】道。 接着他引入了一个简单的【正常化技术】:“你知道吗?我们的大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功能,就像个超级灵敏的警报器。” 说着,重晖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当它遇到像你们之前经历的那种极度强烈的、带有危险信号的刺激时——比如特别浓烈或令人不适的气味、极具冲击性的画面——它可能会把这个警报等级调到最高,并且暂时‘卡住’在这个状态。” 重晖摊了摊手:“所以,即使现在实际的危险已经过去了,你的警报器还在响,让你持续地‘闻到’味道、‘看到’画面。这不是你出了问题,而是你的大脑在用一种比较极端的方式,提醒你它经历过非常可怕的事情。” 听着重晖的叙述,陈队员沉默了一下。 一旁的护士也沉默了一下。 半晌后,陈队员半懂半不懂道:“是……是这样的吗?” “当然。”重晖及时跟上肯定,“这是科学可以解释的身心反应。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一起想办法,帮你把这个‘卡住’的警报器慢慢复位。” 接着,重晖露出把自己的笑容上扬了一点,同时把自己的声音压低了一点:“现在,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试着把注意力从鼻子和脑子里那些不舒服的感觉上,稍微移开一点点。” “我们尝试一下改变自己接下来感受的东西,试着跟我一起做:感受一下你的双脚,穿着鞋,踩在地上的感觉,是硬是软?能感觉到鞋底的纹路吗?” 一个简单的【感官接地技术】。 过于简单了。 但重晖的目的,本就不是疗愈。 只见陈队员依言尝试,半晌后,眉头微微舒展:“地……有点硬,但是实在的。” 石倩浅的笔刷刷刷个不停:【观察:对象能执行感官接地指令,注意力出现短暂转移,面部肌肉紧张度略有下降。】 …… “很好。”重晖鼓励道,“现在,再尝试慢慢地、深深地用鼻子吸一口气,别去想味道,只感受空气吸进去时,胸口和肚子鼓起来的感觉……然后,非常缓慢地、用嘴巴呼出来,想象在吹凉一杯热茶,把那股闷气吹走……” 嘶——呼—— 对方依言照做。 看着陈队员没有因为深呼吸而出现呕吐反应,重晖心里点了点头。 随后重晖看似随意地继续问道:“当时在现场,你是第一个感觉到这种不适的吗?还是看到或者听到其他队友先有反应?” “不是的,第一个是老张,随后是小王,再是其他人……我是最后一个,现在也是程度最轻的。”陈队员回忆着。 这是之前南祝仁已经明确过的答案,但重晖又问了一次。 他的重点不在“气味程度”,而是“呕吐顺序”;这种侧面的报告,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方的创伤体验。 石倩浅实时地记录。 【症状触发点:目睹队友坠坑及后续反应(呕吐、言语报告)。 传播模式:视觉/言语线索引发的连锁反应。】 也是这个时候,重晖一点一点地深入到了最关键的地方。 “在那个过程中,有没有哪一个瞬间,或者哪一个画面、哪一种气味,让你感觉特别强烈,印象最深?”重晖问道。 “是……是老张被拉上来时,身上挂着的……还有那个坑里飘上来的……说不出的混合气味……”陈队员的声音又有些颤抖。 记录:【特异性高唤醒度触发刺激已识别:视觉(队友身上残留物)、嗅觉(混合腐败气味)。强度高。】 重晖问出最后一个问题:“好,如果用1到7分评价,1分最弱,7分最强——你当时感觉到的气味算是几分,现在又是几分?” 陈队员顿了顿,虽然开始吞咽喉咙、紧皱眉头,但还是说出了答案。 他身后,黑圈老师张大了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