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弘山怔在原地。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儒家一脉的寂灭之语,也是求道之路。 求仁得仁,亦复何怨。 “孟圣若是今日不亡于此役,或有……封圣之机!” 王弘山禁不住慨叹一声。 可惜,一切的结局,早已在孟学渊的言语里注定。 因为这……就是浩然圣人带来的指示! 不论是他王弘山,还是准圣孟学渊,都注定是儒家摘出这场乱世之局的弃子。 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栽赃那灵枢观清徽。 以昭明书院的毁灭,凌驾于道德制高点,引动天下悠悠众口,谴责其暴虐无礼、任意妄为! 以准圣孟学渊之寂灭,消除道、儒之恩怨! 从此这天下,就交给三宗十七派、朝堂、军部去争斗,去倾轧! 唯有浩然圣人静坐在幽暗之处。 当他再临尘世,就是重塑大晋皇朝,再立儒道传承之际! 孟学渊看一眼王弘山,摇摇头,说道:“大晋皇朝里,只会有浩然圣人一位至圣。” 王弘山面露凄然,旋即逐渐变得坚决。 他本以为这是自己搭上浩然圣人的契机,如今看来,分明是催命的符咒。 可是,这命,在孟学渊踏入崇圣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属于自己。 “孟圣,学生虽然不才,但也有求仁取义之心。” 他扬起头,掷地有声的说道,“不过,学生仍有一念,还望孟圣成全。我有一子,名为王筌,正在洞明书院里求学,恳请浩然圣人垂怜,指其修身治国之路!” 这是他在死前,最后的期望。 “颜五常!” 孟学渊蓦然抬头,凝视身侧静立的青年。 颜五常微微一愣,旋即重重的点头,说道:“孟圣战败之后,唯有随行弟子颜五常收殓尸骨,远赴洞明书院,恳求浩然圣人出面。” “然而孟圣死前早有约定,道、儒两家恩仇俱消,浩然圣人闭关未出。” “颜五常郁郁寡欢,终老于洞明书院,一生碌碌无为。” 他将是这场事件里,唯一的生还者。 他也将会把王弘山的最后请求,带回洞明书院。 “谢谢……谢谢!” 王弘山直起了脊梁,陡然转身,踏向那崇圣殿外。 “灵枢观清徽!” 他运转体内的浩然正气,加持在口中,遥遥喝道。 声音宛如平地惊雷,在昭明书院里响起,自崇圣殿一路传到四方院落。 正在丁字院里,与三大世家家主寒暄的张鸣一愣。 “什么情况,谁这么大嗓门喊我?” 然而,没等他仔细分辨,就听那声音继续喊道:“你师父太虚子过三郡七城十府,辱尽我儒家一脉!如今你还想逼迫我王弘山与你一战,实在欺人太甚!” 张鸣皱眉,什么意思? 贫道什么时候逼迫过你,儒家的人都这么戏精吗? “呼——” 一道破空声响起。 只见一位身穿青衫、体型微胖的老者,出现在半空里,目光与丁字院里的众人撞在一起。 “糟了,清徽道长,他就是昭明书院的院长王弘山!” 曾小牛只觉院长来者不善,轻声在一旁提醒道。 张鸣不由抬眼凝望,原来你就是王弘山! “清徽,既然你要战,王某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就陪你一战!出手吧!” 王弘山冷眼看向下方的蓝袍道人,喝道。 四周的柳、苏、沈、方四大世家的人愣住了。 昭明书院怎么和灵枢观清徽道长斗起来了? 不过,他们毕竟是世家门阀,与儒家一体同源,很快就眼神复杂,一声不吭的立在原地观望起来。 至于赔礼道歉? 呵呵,现在就不急于一时了! 四大世家的变脸速度,堪称是东陵郡一绝。 张鸣总觉得有点不太对,出言问道:“王院长,贫道什么时候逼迫过你?你是不是有被迫害妄……” 他还没有说完,就见王弘山怒喝一声:“清徽,接我一招!” 青衫老者须发皆张,陡然伸手下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他朗声而歌,无尽云气自天地间生出,浩浩荡荡化为山川日月的虚影。 “吾气有一,何患何惧哉!” 王弘山纵身一跃,身体与山川日月融为一体,轰然压向下方逼仄的丁字院。 “不好,家主快跑!” 第(2/3)页